欢迎光临货拉客微商网官网!

蕲春一中校史(1939—1999)及第一届毕业生名录 (蕲春一中杰出校友)

来源:货拉客代理货源网 热度: 时间:2024-05-08 04:34:19

(本文从古今转谈微信官方账号。热爱蕲春历史,注重古今对话。)

wWw。SoJIe。cn

民国时期的祁广连中学:蕲春县祁广连中学是1939年9月18日抗战初期创办的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的前身。“七。七月事变期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救亡图存,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形成了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在侵华日军占领区,汪精卫傀儡政府极力“奴役教育”,促成了侵华日军“以华制华”的政策。对此,不少爱国人士撰文呼吁:“抗战时期,在国难日盛、民族生死存亡之际,青年的培养、思想的训练、情感的陶冶,对于建国、民族的复兴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是重要武器”,要“使其发挥巨大作用”,“配合抗日战争”,“承担建国任务”。“一定要教育人民,让人民开开眼”。“在长期的抗日战争中,全民要有抗日的信念,社会和学校要互相推动,构成抗日战争的事实”。

文中所有图片显示,国民政府教育部在2009年第一届中学运动会教育界知名人士的强烈呼吁下,发布了一系列促进战时公共教育的法令。1938年7月,湖北省召开中学战时教育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改革中等教育,集中人力物力建立一所联合中学;组织职工研讨会,学习后担任联合中学教师。为此,湖北省教育厅于同年8月制定了《湖北省公私立中等以上学校联合设立办法》,决定在湖北省设立联合中学,由省校长陈诚担任校长。每个县都有一个联合中学分校。联盟学生的所有住宿和制服由学校提供。1938年10月8日,日军入侵蕲春县治理周琦。县政府先后迁至彭思源峰山和朱琳三角山,并于当月23日迁至湖下湾、胡景冲、狮子口、贝奇山区。此前,广济县也沦陷,其县政府迁至蕲春崇木子墅湾。为了落实省政府的命令,蕲春、广济两县同意在沅水冲组织一所联合初中,蕲春县令唐家俊任校长,广济县令王丹厚任副校长。筹备经费由两县共同承担。七广联中学的校址选在一个偏僻的山镇:袁金冲。驻地主任张释之全面负责筹备工作。张释之邀请陈福东、张润如协助。陈福东负责教学事务,聘请教师;张润如负责学校建筑、基础设施和教具的购买。准备工作始于1939年5月。当时师资匮乏,到处求贤若渴。除了蕲春县,还有习水、广济、江西的知识分子。多为武汉省六中及沦陷区私立大公、大江、张楚等中学教师。孙,外国语教师,教授,毕业于伦敦大学,任教于武汉大学。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录用了20多名教职工。校舍主要靠征用祠堂,租用私房,此外还设置草棚作为辅助用房。书桌、凳子和木板是通过从祖坟山购买树木和组织当地木工制作的。学校行政大厅设在徐家浜张全祖庙,食堂设在张鲁三祠堂。县政府招调各省外来务工人员在张鲁三祖祠堂山边建篮球场,沿山开辟跑道,把河边一片废弃的沙滩变成了供师生锻炼身体、上体育课、开展课外活动的足球场。除了蕲春、广济外,学校招收的224名学生中也有一部分来自安徽省的习水、英山、太湖、宿松等县。其中,有的原本在读中学,但因为家乡的沦陷而失学,有的小学毕业,有的只在私立学校读了几年,教育程度不一。为此,学校组织了为期两个月的辅导班,并于9月12日举行了班级测试,按年级编为六个班。1939年9月18日,开幕式在徐佳沅津冲的一个大草棚里举行。蕲春县县长唐家俊、广济县县长王丹厚先后发言,并以那一天为学校开学纪念日。“一八事变”,发誓要雪国耻的意思。正当中国的土地被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亿万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时候,启光联盟在抗日的篝火中诞生了!1939年,中学毕业生29人,吴正刚李黄玉谷李景寰朱玉清熊惠生兰李益民杰豪张润白蒋炳振罗同生李静秋万林姚马绍振陈公义陈景伟N

bsp; 张绍颐  张泌生  胡杰  舒涵深  詹渔村  梅树楠1940年,广济县城梅川光复,广济县府回迁离蕲,蕲广联中的广济学生离校返梅川中学就读。同年2月,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联合中学鄂东中学分校蕲春分部。此时设8个班,有学生385人。1941年7月,校名更为蕲春县立初级中学。1942年2月,县中迁至刘公河胡家凉亭,以云林官、胡万二祖祠、新屋湾、衍祖祠、万年台为本部,胡文祖祠、仁祖祠为分部。同年秋季,始设简师班。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蕲春县政府迁回蕲州。10月,县中迁到蕲州,以文庙为本部,原蕲州中心小学为第二部。将原附设简易师范班抽出,由何士升负责,于刘公河龚背褡湾设立蕲春县简易师范学校。在抗战期间,“抗日救国”是蕲广联中——蕲春县中的办学之魂。建校之初,师生满怀国仇家恨,为抗击日寇,拯救民族危亡而聚集在山乡,每逢操课、集会,雄壮、嘹亮的《蕲广联中校歌》就震荡在圆襟冲群山之间或胡家凉亭古道之上:“大别山脉抗战之营,凉亭道上济济群英,我们是铁的战士,我们是民族之魂......要以科学的头脑战胜敌人,同学们前进,努力前进”!在胡万二祖祠旁斜坡上,师生用石头砌成“抗日救国”四个大字,每个2米见方,远处清晰可见。每逢集会,同学们着灰制服、打绑腿、穿草鞋、头戴写有“抗日救国”斗笠帽,精神抖擞,俨如一队队奔赴戎机的战士。课堂上,教师结合教学向学生进行抗日救国的教育。外语教师孙敏之发现其长子买了一袋日产牙粉,一把夺过来掷于地上,怒斥曰:“中国人,为何买日货”?每逢毕业典礼或重要节日,师生自编自演抗日剧目,高唱抗日歌曲。中共地方党组织和新四军地方部队领导人多次到学校向师生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学校主动借给钢板、铁笔、油印机,支持抗日宣传。1944年秋,抗日战争进入最后决战时期。国民政府决定征集十万知识青年从军,以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青年远征军去印缅战场作战,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同学们踊跃报名,经学校审查后,汪学琦、陈桓、梅执中、王厚基、伍服膺、余治国,陈权、伊祖耕、吴宏、董祖培、叶欣、叶馥、陈鹏举、朱东成等14名同学及职员董美伦共15人被批准参加青年抗日远征军。离校启程时,送行气氛热烈,群情激昂,陈爱芳同学当场吟诗:怪雨狂风大浪腾,男儿对此气纵横。从戎万里无难色,救国千秋有令名。投笔漫夸班定远,枕戈奚让晋刘琨。他年奏凯还乡日,且看人民夹道迎。抗日战争胜利后,历史车轮进入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元月,省四中迁蕲,县中奉命让出校舍,于2月迁至高新铺。本部以原高新铺小学及高姓祠堂为东区,原乡公所及烈灵宫为西区。江家凉亭为第二部。1947年12月,县中复迁蕲州,以四官殿、纯阳阁为校舍。四官殿拆除后,部分师生迁入东岳庙,以东岳庙为本部,纯阳阁为分部。1948年8月,又将校舍让给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县中迁至文庙。1949年2月,县中改为县立第二初级中学,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改为县立第一初级中学。1949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蕲州,县人民政府接管蕲春境内所有学校。在此期间,时局动荡。县中迁徒频繁,居无定所,师生疲于搬迁。国民党当局为加强对学校的思想监控,1948年春,派国防部情报组人员长驻学校,以严密监控师生的思想动态。教职工因各自社会背景不同而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变革心态各异。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百姓生活愈趋贫困,无力供子女就读,富裕人家子弟有的也随家长逃亡外地,造成学生大量流失,正常教学秩序难以维持。此种局面延续到人民政府接管学校方告结束。民国时期,蕲广联中蕲春县中培养了18届初中毕业生,计1236人,简易师范毕业生196人。02社会主义初期的蕲春县中1949年7月,蕲春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县一中、二中合并为蕲春县初级中学,校址设在蕲州文庙。1951年2月,县中二、三年级共5个班由蕲州迁至漕河镇豁口,征用夏家祠堂、威灵都庙、三佛寺为临时校舍,并着手建校。以豁口为本部,蕲州为分部。1952年春,豁口本部校舍建成。蕲州分部全迁豁口与本部合并。1953年9月,县中更名为湖北省蕲春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8月,一中、二中各招2个“戴帽”高中班。1959年9月,高中班学生和教师一并转入湖北省蕲春高级中学。1964年秋,一中更名为湖北省蕲春漕河中学。1949年蕲春县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后,立即着手学校的恢复和安定工作,原有的教职员工几乎原班未动。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政治学习,帮助教职员工摒弃旧的教育思想,确立学校为工农开门的办学方向;废除旧的训育制度,代之以民主的教导合一的辅导制度;对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改革。从1952年3月起,按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制订教学计划,使用教材和安排教学时间。1950年至1953年,一中教职员工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等运动。1955年暑假在黄冈进行的“肃反”和清查“胡风分子”运动中,县一中教职员工中有张恩等8人定为“反革命”或“胡风”分子,不久,即予平反。1957年开展大鸣大放,帮助共产党整风。在1958年的整风反右运动中,县一中51名教职员工有易宝玉等8人被划为右派。同年7至11月,全校停课,师生投入全民大办钢铁的洪流和随之而来的教育革命。1962年春,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1963年7月教育部又重新制定了《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一中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贯彻。1963年,全校师生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掀起了学雷锋热潮。房屋出售:漕河七路幼儿园斜对面,130平方米,五楼(共6层),三面朝阳,南北通透,2014年精装修,现38.9万出售。联系电话(微信)18371392072。为坚持学校向工农开门的办学方向,保证工农子女能入学接受教育,人民政府取消了学费,设立了人民助学金,学生只交书籍费和少量杂费,以1951年为例:每学期每生交纳书籍费为24~26元,杂费0。6~0。8元,伙食费每月6元。家庭困难学生可凭闾里证明,乡里签章就可在学校申请人民助学金。助学金分特、甲、乙、丙四等,金额分别为9、7、5、3元。对烈军属子女则予优先照顾。少数特别困难的孤儿,学校除发给助学金外,冬天还解决御寒衣被,假期留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生活费用全部由学校负责。学校没有出现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现象。每学期开学后,对未按时报到的学生,学校安排教职员工分片包干,进行家访。对有的学生甚至多次家访,直到来校修完学业。在教学上,1958年以前,主要是学习前苏联的模式。1953年3月,负责教学的副校长陈仲铎等到武汉听苏联普希金教授讲演,返校后,即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凯洛夫的“五原七步”教学法。1956年,组织全校教师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实行五分制记分。从1952年起,学校为加强教研工作,设立政文、史地、数理博物、体卫音美等4个教学研究组。负责商订本组学习计划,集体审议本组教师教学教研计划,各科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得以扎实进行。为配合课堂教学,各组自制教具,1952至1955年,仅数理博物组自制数学教具160件,理化实验仪器25件。1958年6月17日,毛泽东在薄一波《两年超过英国》的报告上批示:“超过英国,不是15年,也不是7年,只需要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1959年达到2500万吨,我们就在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于是,全民大办钢铁。7月至11月,县一中全校停课,师生到蕲北山区的大公、莲花等地砍树烧炭3万余斤;到石鼓河淘铁砂两万余斤;在校园内砌起多座小土炉,日夜炼铁不止,近半年时间炼出两吨多生铁。1958年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出“全面大跃进”,“文教卫生事业也要大跃进”。3月24日至4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也提出:“反掉右倾保守思想,促进教育事业的大跃进”。县一中遵照上级指示,积极开展教育思想大革命。在全校师生中掀起“人人写诗歌,个个当诗人”的热潮,校园到处悬挂和张贴着师生的诗作。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了“砍、删、增、补”,语文、政治、历史等科还自编了乡土教材。在学校南边1公里处的沙滩上,捡沙造田,创建了50余亩面积的校办农场。此间,正常教学秩序一度被打乱1963至1966年,随着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和《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的贯彻实施,纠正了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作法。学校从教学实际入手,加强了基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训练,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的备课、教课、作业批改、辅导、成绩考核等环节的落实,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成为全县学校中的一面旗帜,在黄冈地区亦属上游。自1949年至1966年,学校共培养8届初中毕业生1556人,6届高中毕业生847人。03“文革”时期的漕河中学1966年,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启动了“文化大革命”。学校奉命不放暑假,全体师生留校,参加“文化大革命”,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和两报一刊文章。9月,当年已升入高中的66届初中毕业生遵令返回学校。学校成立红卫兵组织,正式“停课闹革命”,“开展革命大批判”;并推选一批师生红卫兵代表到北京接受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检阅。赴京师生红卫兵代表返校后,在全县掀起了外出串连的热潮。大部分学生和教职工,先后赴北京接受毛泽东检阅和到全国各地进行“革命大串连”。在当时,他们都是“毛主席的客人”,乘车、食宿均可免费,外出串连的师生返校后,自行成立了各种“革命造反组织”,如:“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第一造反司令部”、“新一中造反司令部”、“红教工”等。红卫兵纷纷走上街头,张贴标语、大字报,散发传单、集会演说、辩论;到各单位及居民、社员家里大搞查“四旧”,将涉及“四旧”的书籍、文物、用品等予以没收、销毁。女性的长发、花衣服也均在“彻底扫除”之列。到处是打着“造反派”大旗,带着红色袖章,背着红色宝书,胸佩毛泽东像章,身穿军装的红卫兵,有的甚至穿红衣红裤。他们受毛泽东的“我坚决支持你们敢闯、敢干、敢革命、敢造反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鼓舞,把“我们要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要打倒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要打倒一切资产阶级保皇派,要反对形形色色的压制革命的行为,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我们要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要扫除一切害人虫,搬掉一切绊脚石!”“展开猛烈进攻!要把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把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把资产阶级反动权威,彻底打倒,打垮,使他威风扫地,永世不得翻身”的号令变成行动。

校园内,大字报、通牒、勒令到处张贴,学校领导干部都成了“走资派”,被戴高帽批斗、游街,教师有的成了“反动权威”,有的成了“牛鬼蛇神”,党政机构瘫痪,学校处于一种无序状态。1967年3月,人民解放军奉命介入,“三支两军”小组进驻学校,局面一度受到控制。“七。二0事件”后,“三支两军”小组撤出学校,局面日趋混乱。不仅领导、教师遭受的人身迫害加剧,有的“造反”组织冲击解放军,抢劫雷达站、人武部的枪支弹药,“造反”组织之间因观点不同而发生武斗。“敢死队”荷枪实弹,枪战频发。学校职工高为勋之长子,年仅11岁,从学校回家途中,适逢两派枪战,被流弹击中身亡。从1967年7月至1968年9月,“造反派”“造反”达到高峰。校园房屋,教学设施损失惨重。原有教室、寝室的窗户上找不出一块完整的玻璃。学校档案、公章、财会帐目及重要财物由邱长春等人深夜秘密转移到豁口大队社员家,才免遭被毁之灾。1968年7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派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的通知》。9月,由湖北轴瓦厂工人组成的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成立了“三结合”革命领导小组,主持学校复课闹革命和斗、批、改工作。1969年元月,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撤离;由漕河区革委会派出的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并管理学校。同年秋季,恢复招生。寒假期间,全县中学教师集中清理阶级队伍;接着落实“家在农村的外地教师回原籍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侯、王建议”。全校有罗自晶等20名外地教师返乡。1970年秋,办“戴帽”高中班,招收初中毕业生。从1970年至1976年,学校先后经历了清查“五.一六”和“北、决、扬”分子,“一打三反”,以“五.七指示”为指针、朝阳农学院为榜样的“教育革命”,开展了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和“孔孟之道”等运动。早在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林彪转送的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在给林彪的信中称:“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自1969年“复课闹革命”开始,中学就实行“二二制”,1979年实行“三二制”,1982年为“三三制”。文化课方面:根据“三大革命”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的原则,开设语文:学习毛泽东著作,写革命大批判文章;数学:丈量田地面积等;工基:驾驶拖拉机、修理水泵等;农基:搞土壤普查,制菌肥等;军体:军事训练及体育活动等;革命文艺:演唱革命样板戏和毛泽东语录歌曲等;外语共7门课程。与湖北轴瓦厂和白河八生产队挂钩,实行开门办学,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访劳模,搞社会调查,参加劳动;也把工人、贫下中农请到学校作报告,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军方面:学校将年级、班统一按连、排编制,学校为红卫兵营。组织学生野营拉练,参观高山铺战场遗址,向革命先烈宣誓,吃忆苦饭,搞野炊,实行军事训练。

学工方面:学校办起了多座工厂,菌肥厂制“九二0”生长刺激素、“5406”抗生菌肥;塑料厂制瓶盖和衣扣;铝件厂生产再生铝锭、柴油机水箱漏斗,其产品销往本县和附近县市。学农方面:除继续搞好校办农场生产外,还组织师生借用90余辆板车,日夜奋战一个星期,运来农场的沙土将校后一段废旧河道填高,改造成1。8亩水稻田,作培育水稻优良品种试验基地。学校组织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排演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多次在县人民会场演出,获得广泛赞誉。从1964年至1972年,学校三次更名:蕲春县漕河初级中学,蕲春县漕河区中学,蕲春县漕河高级中学。1976年10月,全校师生与全国人民一道,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终告结束。在此期间,有8届初中毕业生1739人,5届高中毕业生1667人。04改革开放时期的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1977年8月12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正式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恢复了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蕲春县漕河高级中学有380名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被高校录取45人。1978年5月,学校更名为蕲春县高级中学。8月19日,被列入全省县以上重点中学名单。同年秋,首次在全县招收初中毕业生。1981年5月,学校定名为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从1977年至1999年,学校经过拨乱反正,步入正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拨乱反正。中共中央在粉碎了“四人帮”之后,组织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对“四人帮”进行的彻底批判。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联系本校实际,狠批《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的“两个估计”,充分肯定建国以来教育战线所取得的成就,广大教师的历史功绩;狠批“读书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等谬论,理直气壮地抓教育;对“朝农经验”、“白卷英雄”、“打倒一切”予以彻底批判,把被“四人帮”歪曲、篡改、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把被“四人帮”破坏殆尽的正确的规章制度予以重新恢复。全体教职工通过学习《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积极参加了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破除了“两个凡是”对人们精神思想的禁锢。1978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同意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公安部、民政部的《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不久,周耀中等8名教师的右派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的帽子全部被摘掉。至此,学校教职工中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彻底得到平反。受害教职工从组织上得到解放,恢复了应有的尊严。1978年秋,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校长制。原蕲春县高级中学的蕲春籍教师和部分已回原籍的外地教师,在多方努力下,聚集于蕲春县高级中学,极大地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实力。1979年秋,初中部停办。此后,学校只有高中教学班。1982年秋,蕲春一中教学按教育部1981年4月17日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执行。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先后恢复和不断完善。建立和健全教学教研机构,积极开展活动。狠抓常规教学过程中的环节落实和目标管理。学生为“四化”发愤学习,教师为“四化”无私奉献的教学热潮在校园迅速掀起。1982年8月,蕲春一中历史上第一栋教学楼竣工。1984年底,蕲春一中历史上第一栋教工住宅楼竣工。到1999年8月底止,校园面积由“文革”时的52亩增至100亩,共建有教学楼2栋,科技楼1栋,学生宿舍楼3栋,学生公寓1栋,教工住宅楼8栋,食堂餐厅一栋,综合附属楼1栋,全封闭的标准田径场1个,植物园1个,卫生阁1栋,自行车停车棚1个,校园路面全部硬化,新建校门、景点等,1982年以来基建投资约1339万元。教学设施日臻完善,除更新和充实原有的理、化生实验室、资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1978年至1999年,学校共培养了2届初中毕业生546人;22届高中毕业生12,365人;培养学生党员5人;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5,065人;飞行员22人。05蕲春简易师范蕲春简易师范始于1942年秋,由蕲春县立初级中学招收附设一年制简易师范班1个班,结束于1949年春,改为县立第一初级中学。同年秋,将第一初级中学与第二初级中学合并为蕲春县初级中学。她起于县立初级中学的附设简师班,归宿于县一、二中合并的蕲春县初级中学。共办六年半的时间,其间单独设校三年半,停办近半年。据称:“为配合国民教育五年教育之实施”,湖北省于民国三十年“通令各县县立中学附设简师班,藉以大量造就国教师资”。1942年秋,蕲春县立初级中学遵令附设一年制简易师范班1个班,在胡家凉亭胡仁祖祠授课,班主任何士升,是为简易师范创办之始。1943年秋,一年制简易师范班毕业,续招四年制简师班1个班。1945年春,招收三年制简师班1个班。同年五月,经省政府批准单独设校,由县政府选定刘公河附近之龚背褡湾为校址。委何士升为校长,成立蕲春县简易师范学校。以原简师班为基础,招新生1个班,共3个班。1946年春,招新生2个班。秋,复招新生2个班。1947年春,何士升辞职,王光裕继任校长。本学期,将同程度的2个班合并,续招新生1个班。秋,四年制班毕业,又招新生1个班,于是简易师范学校乃成为班次衔接的6个班的完全学校。开学不久,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南下,与国军整编四十师和八十二旅,会战于高山铺。学校适为战区,停办一段,迁往蕲州,借启明中学校舍复课。1948年春,借省立蕲春中学校舍上课。三年制第一届学生毕业,又招收新生1个班。同年秋,三年制第二届学生毕业,又迁校址于蕲州东岳庙。

1949年春,三年制第三届学生毕业。奉省教育厅令停止招生。简师改为第一初级中学,校长王光裕。秋,三年制第四届简师班学生毕业,即奉县令一、二中合并为蕲春县初级中学,校长汤少屏。蕲春简易师范学校,在六年半的时间中,共培养10班毕业生196人。毕业生均由县政府派充各乡中心国民学校及保国民学校主任或教员。简易师范学生待遇。在抗日战争期间,县府每学期发给学生公购粮券210市斤,作为公费待遇。此购粮券只能完粮,不能兑现。简易师范课程。一年制有公民、三民主义、卫生、国语及注音符号、历史、教学原理及方法、学校行政、童年教育、地方自治、农村经济及合作、音乐、农工艺及实习、操作、体育等科。三年制各年级课程有公民、国文、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理卫生,动物、植物、农工艺、美术、音乐、体育、童子军、教育概论,教育心理、教材及教法,教育行政、地方自治、测绘统计、经济合作等科。专任教师每周上课时间为16至17节。05蕲春高级中学1959年,蕲春县人民政府呈请获准,在漕河镇吴庄创办蕲春县历史上第一所高中一湖北省蕲春高级中学。县政府调派蕲春县第一初级中学校长程展鹏任校长,主持建校工作。设计图纸和所需资金均由湖北省教育厅安排。学校征用吴庄农田50亩,荒山20余亩,接收原县公安局旧房屋大小70余间,至同年8月,建成教室3栋,每栋9列三大间。县一中、二中1958年秋各招收了2个“戴帽”高中班,共220人,此时高中班教师及学生全部转入蕲高,另招新生4个班,共计学生8个班419人。教职工31人,其中教师19人。1959年9月1日,湖北省蕲春高级中学正式开学。开学后,半天上课,半天建校劳动。不分领导、教职工和学生,搬砖运瓦,定任务到人。学校提出“发扬抗大精神,艰苦奋斗建蕲高”的口号。全校师生员工热情高涨,恐后争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学生的户口都随入学转为商品粮,每人每月30斤大米。教职工只有24斤大米。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每人还节约出2斤大米支援更困难的地区。一个班一间屋,白天是教室,箱子当课桌,砖头当课凳;晚上为寝室,砖头架铺板,铺上被子就是床。搭一间大棚作厨房。师生到几十里路外的铺儿嘴山上挑柴,到青石米厂运糠,到双沟、瓮门运木料。繁重的劳动、清苦的生活,致使不少人患上黄疸肝炎。经县政府调拨食糖、黄豆以增营养,并积极进行治疗,使患者相继恢复了健康。1960年底,建成教室3栋,寝室3栋,图书资料室1栋,大礼堂1栋,建校工作基本完成。教学工作走上正轨。1962年,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设在漕河镇罗州城的蕲春初级师范停办。同年秋,县政府命蕲春高级中学迁至罗州城,接用原蕲春初级师范校舍。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开始,当年取消高考,所招新生返校。1967、1968年均未招生。1969年9月,奉县政府令停办。校舍移交县教师培训班。

在1959~1969年的十年中,蕲春高中能进行正常教学的时间只有七年。在此期间,学校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务“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平时注重对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每周六下午,大扫除后,就是班会、团支部活动、生活会。每学期,县委书记或宣传部长必到校作时事报告,检查各项工作。学生会、团委会组织各班定期出墙报、黑板报,宣传时事政治,表彰先进典型,交流学习心得。每天晚自习前都有读报、唱歌时间。周末放电影,或开文艺晚会。领导、教职工和学生关系融洽。当时,学生进餐都买餐票,8人1席。一次,因会计出差未归,食堂米面将尽,面临停伙。食堂出一告示:“会计不在家,买粉钱又差。大家买餐票,"六一’好吃粑。”学生看后,纷纷购票,解了燃眉之急。学校还组织师生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在1965年的文艺晚会上,由叶培应老师编导的独幕话剧《警钟》,演的就是一位农村学生,放松思想改造,不求上进,由懒而馋而偷的堕落的过程。学生看后颇受教育。无论是在吴庄,还是罗州城,劳动教育始终占有重要位置。除了初期建校之外,各班都有自己的菜地,生产的蔬菜不但实现了自给,还供喂猪。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师生到八里湖国营农场搞劳动,捡棉花、扯棉秆、插秧、割谷,一搞就是半个月。寒暑假,学生都必须参加生产队劳动,并要将劳动鉴定带回学校。吴庄建校时,由于建校任务重,教学时间紧,曾有过一晚上上完一本历史书的“大跃进”纪录。但由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之学生勤奋刻苦,教师教学有方,教学成绩仍相当不错。1961年首届毕业生135人参加高考,有42人被高等院校录取。移校罗州城后,教学条件有较大改善。学校经常组织公开课、示范课,研究教法。各教研组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各科教学狠抓落实“五认真”和“三基本”。并办有“教学园地”黑板报。经常开展全校性的学科竞赛。教学工作既扎扎实实又生动活泼。教学成绩居黄冈地区上游。蕲春高级中学自创建时起,就形成了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校风。无论是建校劳动,还是在平时工作中,领导、教师、学生在学校规定面前无一特殊。党支部书记兼校长程展鹏,自己女儿中考成绩距蕲高录取线仅有2分之差,仍按章办事未予录取。在历年招生工作中,从县领导到本校教职工的子女无一人降线录取。蕲高学生来自全县各地,远者隔山隔水百余里,来校返乡大都肩挑步行。生活艰苦,衣着朴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友爱互助。学校活动大都是通过学生干部进行组织,实行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艰苦奋斗,进取向上,蔚成风气。“文革”期间,蕲高是重灾区。1966年秋,全校停课闹革命,部分学生响应号召“串连”“造反”,部分学生返乡生产。学校党政瘫瘓,正常秩序不复存在。学校主要领导被批斗,一些教师被诬为“牛鬼蛇神”,有的被遣回原籍。1968年12月,驻校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召集66、67、68届毕业生宣布:城镇学生按组织安排,到农村插队落户,农村学生各自回乡,都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蕲春教育史上,蕲春高中历史是短暂的。但她培养的8届1128名高中毕业生遍布神州,有的还走出国门,为祖国和人类的进步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蕲春高级中学为蕲春教育事业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资料来源:《蕲春一中校志》 .SDV28 { display:none; }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货拉客微商网投诉、建议、删除信息联系邮箱: 联系QQ: 微信:
Copyright© 2006-2022 www.huol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货拉客·货源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ICP备号]
网站安全认证 微商网 安全联盟行业认证 微商网 可信网站实名认证 微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