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货拉客微商网官网!

为什么现阶段的银行行业出现大的离职潮?-培训资讯(为什么现阶段的道德特别强调自律)

来源:微商货源平台 热度: 时间:2024-03-31 01:04:15
为什么现阶段的银行行业出现大的离职潮?身为一个四大行的员工,毕业后从一个金融菜鸟变成为一个标准的金融农民工,从无知幻想的憧憬到被现实打击的体无完肤,从青春少年到思想的复杂情绪波动的青年,从心无猜嫉到事事考虑抵挡,虽然只是短短的四年多时间,但社会打磨已够深刻。多少心酸泪苦都是刺激每一个怀着梦想进去银行的必修课。早在我还没进入银行,知道银行福利薪资都是非常可观的,但真正进去了,正好碰到改革的开始,薪资和福利在递减,那几年还好,银行贷款不良率很少,不用扣除工资核销,但是随着经济下行,各行各业改革创新,企业流动资金跟不上,银行防止风险把控抽贷催贷加剧,是本有好蓝图的企业因为资金不足导致破产。出现了问题的银行贷款怎么办?早期还有国家兜底现在就只有银行自己解决,全行工资绩效打折,不良金额多少就用全部员工的薪金去核销填补,也就使员工拿着基本工资2500左右过几年。钱少也就算了,还要全体员工为了某些政治任务周一到周日全勤上班加班,完成不了还要写报告讲原因,领导跟着逼着做。高压的状态下,付出与收获完全不成比例,有时候还有被客户的无理取闹骂的无地自容,我们也是有尊严的人,服务业就应该低人一等?银行就是弱势群体,有多少人能坚持,成家的不能照顾家庭,每成家的没时间找对象,有多少人能理解。离职还在继续,银行体制不改革考核方向,人才留不住。本人亦离职,不过话说回来,银行招大学生去做柜员完全就是浪费,何况一大批研究生,以前靠着不错的福利待遇还能勉强维系,现在待遇下降,必定是离职潮,然由于基层做久了无核心竞争力,不是谁都有能力辞职,这批人才是最惨的。上联:钱少事多离家远下联:位低权轻责任重。横批:领导傻逼任何的离职基本都代表着两种原因,钱没给够、感情没了现在银行业的大面积离职无非这两种原因对于国有银行来说,两种都由对于股份制来说,主要是前者匿名回答一下:之前在国有银行某大型分行,国内规模前五的吧从2013年开始,不良下行,经济不景气,于是乎作为骨干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不给晋升不给加钱活加倍,既得利益还是该吃该喝该玩就是钱没给够、感情也没了后来跳到某股份制银行,发觉离职的人也很多股份制行,你懂的,大家都是来求财的这部分的就是钱没给够,都去了券商、信托、互联网金融之类的薪酬直接double,你说谁不走?银行业继续降薪,这种情况会越发突出最后的结果就是国有银行沦落,因为没有人才了经济原理在银行里也得到体现-劣币驱逐良币 劣人驱逐良人

不妨以城商行为例,来看看为何银行越来越难以留住人才了。

几个月前,一位在城商行工作的朋友和我聊天,吐槽这几年没学到太多东西,让我有点诧异。

这家城商行总资产过了万亿,一向以互联网转型著称,朋友负责消费金融的风控建模,正是核心业务的核心岗位。在我看来,他应该享受着风口岗位上的快速成长;他自己的感受却是,业务一直在浅层打转,没多少前沿东西。

据他介绍,这家城商行仍未摆脱对公文化,零售业务从0到1、从小到大取得了一些成绩,靠的也是发掘存量资源,到了一定规模,就遇到了增长瓶颈。

当下,行内正在与各式各样的开放平台寻求流量合作,不过在他眼里,这种合作模式,规模在增长,能力在蜕化,无疑饮鸩止渴——离行里口口声声宣称的互联网转型,越来越远了。

类似的员工吐槽,我从别处也听过一些。

地方代发类业务为城商行沉淀了大量中老年客户,衍生出大量存取款基础业务,在全国性银行推动业务线上化时,城商行的线下网点却丝毫不显冷清——为中老年用户服务,基层员工越来越忙碌,工作内容却越来越单调;

与少数对公大客户的捆绑关系,让一些城商行存活不愁,固守着喝酒吃饭、关系维护的旧模式,领导干部思想陈旧,却又喜欢折腾,被吐槽为“对外越无能,对内越过分”;

……

一直以来,城商行被认为船小好调头,更具创新能力。不过,在监管套利型创新上——表外、非标、同业、买返、票据等,城商行的确表现出了中小银行的灵活性,而当下基于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创新,非其所长。

在这种背景下,城商行越来越留不住人才。

留不住人才,产品和服务就上不去,吸引不了用户,只能日益退缩于关系型业务的堡垒,日益跟不上潮流,越来越留不住人才……。慢慢地,便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泥潭中,越努力、越受挫,陷入无尽的迷茫。

社会进步不止,新陈代谢不息,我不想鼓吹任何难题都有一把钥匙,事实上,没什么能长存不朽。

城商行顺应地方经济大潮而兴。不过,大干快上搞基建的大潮过去了,与地方大项目相荣相生的城商行已完成了历史使命。现在,经济体在召唤新型的银行组织,那些不能及时进化的机构,注定随曾经的辉煌一道灭去。

当一个行业与实践脱节、当这个行业的主流业务有了新的替代品时,机构在转型中慢慢衰落,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步下降,人才的出走就形成了离职潮。反过来看,人才的流动也是行业兴衰最好的晴雨表。

在这个过程中,能走出去的人流失了,走不出去的,只能沉淀下来,感受职业的困顿和生活的艰辛。

首先,你觉得一群985 211研究生会满足于在大堂手把手教老太太怎么用柜员机吗?

银行的离职潮是双向的,员工不想干了,银行不想要了。

先说员工不想干了。以前是工资以外啥都发,房补饭补交通补话费补,逢年过节各种发发发。现在是除了工资发不了啥了,逢年过节意思一下算了。指标还是那么多,经济不好业务越来越难办,绩效也就不行了。钱少了,自然也就不想干了。而且也没有上升空间,进了某个网点,不是有关系或者业绩第一好有机会竞聘上去,大部分人就这么交代了。时间长了没发展空间了,也就想离开了。

另外银行也不想要了。自动柜员机其实并不能取代柜员,只是把大堂经理变成了柜员,但是效率还是更高。还有手机银行,ATM机等等,都在提高效率。简单的活交给机器,复杂一些的再给人做。相对应的,人员编制也就在压缩了。银行不会说柜员没性价比就直接裁员,但是会压缩编制,减少招聘,结果就是剩下的人活更重了。

这几年金融太热,人才太多。大券商大投行能收多少人呢?大部分人还是去了银行,某大行上海招聘,几乎全是一本,七成研究生,二成留学生。这些智商过剩的高材生们,就在大堂和柜台做复读机?这不是浪费么?很多人来了没几天就开始想往哪跳了,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啊。

众所周知,“不合适”就是没钱的意思。不过离职潮也有好处,就是空出来大量岗位,解决了不少应届生就业。

真的太累了,我是会计主管岗。最近正在准备辞职,马上年终了,拿完奖金就走,头都不回的那种。365天,至少340天我都在上班,什么双休什么法定假日,不存在,所有的一切都和任务挂钩,风雨无阻,日复一日,哪怕休息也都要每天早上6点50到单位开金库,17:00关库,营业前,营业中,营业后,各种乱七八糟的事儿,无时无刻不能听见别人叫我的名字,一百个事等着我去解决,一百个事我都是责任人,所有人有任何事都会找我问我为什么问我怎么回事,每天进到营业室我不停的工作不停的忙,一整天喝不上一口水,上不了一趟厕所。压力很大,事儿很多,生病了领导不给假,让我自己克服克服,原因是单位忙不开。外地无资源型员工,没有时间营销,但是存款任务下的却比谁都多,理由是我是主管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完不成任务不会因为你是主管就优待你,照样是取消休息,我曾连续25天没有休息高强度的工作,最后赶上中秋了让休息一天,立刻就病倒了,然而休息完的第二天依然要带着病爬起来上班,如果你休息就是你没有大局观。这种道德绑架,真的让人十分恶心。每天下班回家筋疲力竭,什么都不想做,精神压抑,失眠,经常做梦梦到挨骂或者任务,从三年前漂亮的小姐姐到现在满脸痘痘的黄脸大妈,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知道我的内心到底有多强大。我知道离开这里,任何一个地方对我来说都会是天堂。再也没有各种检查,各种罚款,各种不休息,各种连带责任,当我离开银行以后,我一定再也不会回到这里,因为让我觉得无比的恶心。

我来更新了,10月12号,实在熬不住裸辞了,整夜整夜的失眠让我没有精力再去好好工作, 3个月以来,我几乎一个人干了所有营业室的活,主任只考虑营销却不管你的内勤业务,甚至所有人全都派去营销了一个也不就给你用,搭班授权员拖拖拉拉的办事风格,我真的不是铁人。再也没有连带责任、再也没有违规业务,再也没有业绩指标,再也没有历史遗留的问题整改,再也没有不想吃饭和喝不了几口水的焦虑,我自由了。

这个行业以外的只是听说柜员辛苦,但是最多局限在觉得不过是坐柜累点有时候吃不了饭上不了厕所的程度。和我一批离职的原因如下:

一、金融行业比不上销售系列

银行只是听起来高大上了,真实情况估计比房产的销售都辛苦,最重要的是没尊严也没钱。银行推出二维码任务,不上班的人员强制加班,去菜市场求那些卖肉的卖菜的办二维码,没有车,靠脚把网点附近的街走了一遍又一遍。那是个下雪的周末,附近的街扫干净了,还是没达到任务量,去很偏僻的地方乡镇宣传,中饭也没着落,下雪的天休息的周末早起真是毕了狗。除了二维码,还有各种各样的任务,贵金属卖不出去,自己掏钱都得下单。每次出个任务,微信就得劳烦亲朋好友帮个忙。感觉没脸了,房产销售打电话以前觉得很烦。直到后来领导布置任务,给了上千个联系电话拉存款,被客户骂有病不要骚扰他的时候,真的觉得没脸。钱不钱的也发不到手,房产销售的提成有时候一单都比我们一个月工资高了。业绩好影响不了多少工资,业绩不好,天天被督导洗脑。领导守着,不完成任务就不准下班。

二、推行智能化,不够智能强行缩减人工的后遗症

智能化的推行,行里硬性要求连减了两个窗口。同样多的人流量,唯一的窗口承担着比以前多两三倍的业务量,天天被压的喘不过气。加上辞职人员增多,又不补派,新员工每年只招一次,一个人有时候做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可能是两三个岗位的事。你别看柜员有时候坐那没客户,领导根本不会让你闲着,没有客户的时候也在做别的业务。有时候上面领导出个狗屁政策,合规操作业务根本快不了,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一群傻逼领导,不懂业务还要强行指手画脚,真的累。

三、过多无用的事情消耗了精力

无数的培训,开会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压榨了休息时间。996有时候都达不到,早上8点上班开会开到10点多都没回家,还要我们柜员等着开完会锁门,跟我同一批进的研究生哭了,说没想到996都是奢望。我们这的房价均价一万二,工资是五千上下徘徊,女生还好,男生靠自己买房艰难。但是最难的就在于,如果男的有家了,不敢轻易辞职。想跳槽,一直坐柜没机会升职,跳槽又能去哪?辞职的大部分是单身女性,考研,考公,考老师的多,不辞职没时间看书,也有神仙不辞职的情况下还能考上。

四、看不到前途,没背景等死

银行好多太子爷千金,不做事惹不起,累死的都是没背景的底层。看不到希望,会计老了还能混个有经验吃香,老师老了也成为了有经验的老老师,银行呢,资深柜员么?运气好点做个资深理财经理,四大行的工资也跟商业银行工资比不了。运气再好点做个网点行长,变成了客户一有麻烦就喊出来的替死鬼,存款压力的大头,算了想想也不是很开心。后台永远轮不到,那是太子爷的岗位,我等参加个竞聘也是陪衬。

五、闲的没事的领导还要搞些内部斗争

资深银行狗路过。基层网点桂圆、支行信贷经理、市分行机关都呆过,现在在某政策性银行省分行。

PART 1

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上市,在全国大范围的校招了一批应届生(之前,都是关系,或者员工子女安排),恰好那年我本科毕业,赶上这个机会,进了老家的农行,没任何关系(之所以强调这个,是因为入职后,被无数次问道,农行有没有啥亲戚之类的问题)。

那个年头,想进银行是要靠点关系的。

所以,我霎时成了,村里左邻右舍羡慕的对象,甚至直接影响了,还在市重点高中读书的邻居小孩,后来高考的专业选择(和我学了一样的专业——财务),并且毕业后也去了银行(唉...有的时候人的命运就是这样,莫名其妙就被影响了)。

在我家乡的那个四线城市,当时的银行工作确实还算不错。碰到效益好的网点,一年七、八万没有问题。而我当时做桂圆的那个网点主任,11年的时候靠着银行理财的那波风潮,当年入了20多万(当时我们那儿的房价也就一千出头)

当然逢年过节,以及不知什么原因(可能领导高兴吧),还会有各种金额不菲的购物卡。以至于我不在农行的几年后,我妈还翻出了一张没刷完的超市卡。

但是,好景不长。

四大行,虽然至今都没有很重的业务考核压力,但是随着对柜面服务要求的越来越严,时不时的神秘人检查,和对投诉的如临大敌。桂圆就慢慢混成了银行狗。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大妈等号排队,离她的号其实还早。当时我们一个同事上柜,早上一个客户过来办卡,没带身份证。小姑娘也是好心,就说你回去先取吧,过来直接办就行,不用排队。但是等那个客户过来办业务的时候,大妈因为看他没排队。二话不说,站在窗口就开骂了,不论网点主任怎么解释,也不论小姑娘如何一边泪如雨下,一边给大妈赔礼道歉,大妈就是站在那里骂了一个上午。

各种脏话,各种侮辱,小姑娘也就20出头,哭的泪如雨下。期间我们没有人敢对大妈怎么样,更不敢把她赶出去之类的。

因为,怕投诉。

几年前,网上有银行柜员给客户下跪的新闻。经历过银行服务考核最疯狂的时候,就知道这并不夸张。当然,这样的事情只是少数。

现在好很多了,毕竟随着移动支付和自助机具的发展,都没什么人去柜台办业务了。

记得有一年春节前,一大早还没上班,就看见大厅里黑压压的坐满了等着几百、几千取钱的人(您说为什么大堂不引导到ATM机:一是,大堂经理关系硬的行长都不敢管,二是,ATM机坏了快两个月了。)

当时,就觉得人生毫无希望!

虽然,后来,不用上柜。去了支行做信贷经理,期间还被市分行借调了一段时间。当我被市分行借调的时候,本来我也没当回事,但我师父却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小某,去了一定好好表现,如果真能被留下的话,你就一步登了天了”。当时,我突然醒悟,原来我的人生上限,也就是到这儿了。

当然,最终我也没有被留下,哪去的哪回。

种种原因吧,我决定考研了。所以我就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工作两年后,考上了中大管院的研究生。

我走的时候是2012年,那时银行依然算是光鲜的职业。以至于,我当时打算离职读研的时候,全家人除了我爸,一致反对。

连我一向沉默寡言的姥爷,第一次给我打电话,让我慎重考虑。大概的意思是说:毕竟咱们是村里的,也没啥关系,找份好工作不容易,别一山望着一山高,你以为你还能上天吗?

在我读研期间,一次在图书馆,接到了大学舍友的电话。当年他也是去了农行,而且靠着一点关系,留了省城。电话里,他说实在忍受不了银行柜员的生活了,他要裸辞。我虽然理解,但是还是劝他找到好的下家再辞。

过了段时间,从别的同学那里听说他还是裸辞了。我给他去了电话,他说心情,好多了,觉得人生重新燃起希望。几乎待业了两年,他考上了公务员。

现在离我从农行出来,也有六七年了。而我的那些农行的同事,每年能拿到的钱,和我当初在的时候,几乎差不多。

PART 2

虽然在中大读了研究生,本来打算就在广深打拼。

但,当时14年,广州的房价虽然还没有经历17年的那波上涨,但是基本也在两万左右。

我虽然没有过多的和父母商量,但我知道,在农村的他们能在买房这件事上给我的帮助必然非常有限,面对广深的房价可能更是杯水车薪。而自己攒首付,也不现实。(后来,除了我在券商做投行的同学,赶上了15年的那波牛市,赚到首付,在17年房价上涨前买了房子以外。做信托、资管、银行的同学,买房依然不易。以至于也有家庭一般的同学几年后回了家乡的省会城市。)

所以,姥爷说的对,我确实上不了天。所以我又入坑了。

这次是在一家政策性银行的省分行,而且在后台处室。工作虽然算不上闲,但是可以保证正常下班和每周双休。领导一直也不错,可以适当兼顾家庭,工作也没什么压力。

这比起我之前在农行的经历,已然算是天壤之别了。

工作一年多,我就买了房,并顺利的在这座中部比较靠后的二线城市落了脚。随后结婚生子,年过三十,步入中年。

比起我在商业银行的同学,虽然政策性银行没有那么辛苦,但同事大都非富即贵,水也比较深。当年我面试的时候是我这一届的第一名,但却分到了一个相对很不好的处室。时过境迁,我也不知道当时有没有什么内幕。

后来一直就在这个处室里干,虽然工作努力,能力也不错,演讲、征文什么的也拿奖。慢慢行里名声也不错,算是才子一枚。然并卵,行里一有轮岗机会时,我每次必报。但一是要论资排辈,先紧着老员工,二是那些我后来才知道的潜规则。

其实,银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哪个工作是谁不能干的。所以为什么让你去,就不是看能力了。

至于晋升的话,前面一堆年届40的老前辈,还在等机会,我们这些就更没有希望了。而且现在银行业务不断收缩,机构也不扩张,只能是自然新陈代谢,退多少人,空多少人的位子。

所以,虽然结婚生子,过程也比较辛苦。但我硬是逼着自己,过了法考和注会,当然在我现在的单位这些都没有卵用,只是为了能有机会跳个槽。

PART 3

说了这么多,银行现在已经是金融从业鄙视链的底层,如果还是在基层网点,那就更加悲惨。坊间流传着教师、护士、银行女三不娶的说法。别的不知道,单是银行女,尤其是四大行,真是又忙又挣不到钱,更别说照顾家庭了。

为什么,原来高大上的银行现在混成这样?

其实,金融这个行当,券商、信托、资管、银行赚的都是政策红利的钱。

银行,是最传统的金融行业,赚的都是息差的钱。过去存、贷款利率都是央行管着的,也就是说是固定的,息差就是银行赚的政策红利的钱。所以,过去银行躺着都挣钱。

但是,利率市场化以后,存、贷款的息差就不断减少,过去息差可能有2-3%,现在就1%多点。所以银行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另外,银行和其他的金融行业不一样,最起码会把人当人才来看,尤其投行,做一单IPO,赚到的钱,是很舍得给下面的人分的。

而银行呢,除了总行级别的可能不同,其他的基本上一个萝卜一个坑,做的工作大同小异。赚到的钱呢,银行怎么会觉得赚到的钱,和你有关系!工资没给你发吗?要什么自行车!

从财务报表的角度,银行的业务重心基本都在负债端,也就是拉存款。拉存款有什么技术含量吗?——小伙有资源吗?

而对于资产端,也就是,贷款业务。银行的管理一般都很粗放,基本都是贷给国企,什么企业分析、什么行业报告,是国企,模板套一套,OK了。到民营企业,那看看政策吧。所以说,做银行信贷经理,别的可以不会,要是酒量不行,对不起,您还是转到后台吧。

对比其他行业,券商(最想IPO的,基本都是在银行不太容易贷到那么多钱的)、信托(本来就是银行理财等通道流出去的钱)、资管(做的就是银行打包出售的不良资产的生意)。银行的资产端业务的管理,确实没那么专业。

至于,为什么银行的资产端做成这样,这个就不是我可以解释的了。(这个问题,等同于为什么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最终

总而言之,如果一个行业,即忙又挣不到钱,还看不到机会,个人能力成长也有限。

那你应该怎么选择,还不赶紧趁自己年轻,或者手里还有些资源,换个下家,把自己再卖一次。

这样,说不定,还能得个好价钱!

可悲可叹,当年那么高分数考金融考财会,拿了银行offer,结果科技爆炸加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直接内卷,银行及国内金融体系就是内生系统,关系大腿决定一切,都是高材生你们不妨仔细想想自己学在学校里学的那点财经知识难度和实践中的应用程度,真的配得上高工资吗?难道找个大专生有什么不能做?那是什么在驱动高工资,难道你们自己没想过吗?为什么这两年自动柜员机遍地开花,一下步要做什么难道没看出来?

过去几年中国金融行业gdp占比8%左右,已经高于美日英德,金融扩张带来了人员扩张和经济泡沫化,国家已经定调要缩减金融规模。缩减意味着什么,被挤出去的又是谁,你们好好想想吧。

就没有人关心离职后怎么办吗?你能力强有关系没什么,可是大部分人并不是这样。

你干桂圆这么久培养了什么其它技能?那怕你干过大堂经理、客户经理,能有多少其它行业需要的技能?也只能做其它行业的销售、管理岗,能比银行好多少?

考公务员、事业编、老师、国企,竞争非常激烈,你从银行离职了有多大把握?

做自由职业者,自己创业,做小生意……不会比你在银行轻松,还不一定能挣着钱。

去互联网做产品经理、运营、互联网金融行业……不会比你在银行轻松,待遇好一些,但基本上都在一线准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考虑过没?再说能有多少人有机会。

绝对支持你从银行辞职,但是请务必三思而后行,自己有什么能力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有没有做过准备,投简历试试(大部分人会偃旗息鼓的)。大部分工作,不会比银行轻松苦恼少,只是累的方式不一样,苦恼的事情不一样,你如果在银行坚持不下去,在别的行业很可能也是举步维艰牢骚万千。桂圆累归累,起码有个相对稳定,在本地还过得去的收入。

讲个小故事吧。

他毕业于一所非985的211大学,学的是金融,毕业后报考了一家股份制银行。他报考的是该银行在一个地级市的市区,等了一个月,也没公布成绩,只是一个电话告诉他,他的总分过了招考线,但是不够进地级市区的标准,他被调剂到了该市下辖的一个县。虽然他当时有些失落,还是去报道了。那个县是这个地级市最偏远的县,多山,交通不便利,离他的老家也不近,每次回老家都要倒两次车。但在度过了磨合期的阵痛后,他很快适应了银行的节奏。各种技能比赛他都能名列前茅,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像马拉松、篮球赛、演讲比赛等等,恰好这个银行的监事长也喜欢各类运动,所以他很快在领导那记了名。但也有不好的地方,他干桂圆那会,三天两头长短款。会计主管受不了,把他撤离柜员岗,让他在后台打杂。但谁也想不到,这反倒是给了他一个出去培训的机会,因为其他人都有岗,出不去,他没有定岗,所以让他去参加这次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他在那次培训中表现优异,被总行通报表扬,回来之后,很快就去了外勤,干了一年,他被提升为一个网点信贷主管-主持工作。

他很开心,很珍惜这次机会,等他到任了,傻眼了。那个网点加上他一共五个人,剩下四个人加起来200岁,都是他的叔叔辈。他去的第一天,一个在这个网点干了三十年的老员工就告诉他:外乡年轻人哪有在这能扎根的,能出去快出去吧。从那以后,他不仅是这个网点的负责人,还是炊事员、清洁工、报表员、全职顶班员,不管是谁有事、谁休假,他都得去顶人家的岗位(当时的授权制度没有现在这么严格)。最长的一次,他两个月都没回过老家。更恶心的是,那个网点虽然只有80多笔贷款,但是有一半是存量不良贷款,他梳理一遍,好多都已经超了诉讼时效,没办法,他又挨家挨户上门签催收。但是这些还好,他最怕的,就是领导来视察、检查。有一次上级领导来检查,他跟室内的三个人说下班后收拾下卫生,让他们拖拖地、擦擦桌子就行,他去买玻璃水擦玻璃。然而等他买完玻璃水回来,三个人全走了。那天晚上,他一个人打扫了这个网点一二层的所有角落,擦遍了每一张玻璃,一直干到九点半,最后累瘫在行门口的台阶上。他抽着烟,看着空空荡荡的街道,仍然觉得自己很幸运,毕竟有多少人在入职多年后仍然在干桂圆呢?

但是他家里不干了,儿行千里母担忧,一年能回去个四五趟,比当兵还辛苦。于是,他的母亲开始四处托人,当然也要花点钱,想把他调到地级市辖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办成了,但是,调过去可以,不能带职务。

他就这样去了市辖区。报道之后,也不知道是托的人安排还是碰巧,恰好市行人事科需要整理历年档案,缺人手,就把他留下帮忙。这种半借调性质让他十分欣喜,因为表现好就很有可能留下来,他是这么想的,于是他很卖力的整理。当那些正式在编的科员在看手机、喝茶水的时候,他总是在埋头理顺各种档案,一一登记造册。大约是第四天,他发现了这么一份文档,20XX年XX行统一招考档案,正好是他招考的那一年。怀着好奇的心理,他打开了那份档案,找到了笔试成绩单。他很容易的就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因为就在第一页第八行,也就是说,在那次笔试中他考了第七名。他有点震惊,那一批是1600多人参加笔试招164人,他笔试考了第七名总分竟然不够市辖区的分数线。于是接下来几天,他开始埋头找当年的面试成绩表,可是他找了两天都没找到。就在他开始意识到这个社会的恶意的时候,他被告知,他不用帮忙了,可以去网点报道了,因为又从下来借调了一个人来帮忙。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当时他还不大理解。然而后来他知道了,当年顶替他帮忙的那位现在已经是市行综合部的正式科员了。

于是,他就去网点报道了。那是一个社区型网点,周围都是居民区,刚刚报道的他只能从柜员干起。还好,这里的业务很少,一天也就三四十笔。闲暇之余,他就开始看书,这段时间,他先后考出了5个银行从业资格和理财规划师。大姐们对他也不错,因为这个小伙会报表、会摆弄电脑,当然,偶尔也有大姐笑话这个来自县城的小伙子有点土,但是也没有恶意。这个网点的负责人也很喜欢他,因为他懂信贷业务,特别是公司类信贷业务,而当时的负责人营销的很多公司业务客户经理都不会,像押汇、信用证、贴现等,所以他也常帮公司部整理前期资料。这么一来二去,也不知道是他的表现被领导察觉,还是别的原因,他在网点干了8个月的桂圆后,被调去了区行(该地级市直辖区,相当于县级市)公司业务部。

去公司部的第一天,公司部经理就丢给他三本资料说:抓紧时间弄弄吧,领导想本周内放款。当时是周三。虽然他以前没有正式办过公司贷款,可是他明白,不用说实地调查,单是核算报表、整理报告、签订合同等等手续,三天内是决计弄不完的。而他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问题。一笔的借款企业在他行已欠息;一笔的印章前后不一致;还有一笔抵押物查询只查了抵押情况而未查询查封情况。

他带着这些问题去找经理谈,经理却说出了他能来公司部的原因。原来是审计定责,之前公司部的两个客户经理各被扣罚了半年绩效,双双休病假了,没人干活,正好领导知道他会干,就把他弄来了。至于手续瑕疵,按照经理的说法是一直如此,都按照制度办,没有一笔贷款能放下去。

但是他明白这些瑕疵的严重性,于是他又去找区行行长,迎来了一次重要的谈话。

“我们就是运营风险的部门,没有风险哪来的效益;一件工作如果人人都会,还要你做什么;如果大家都因为一点点风险而不干活,谁来养活我们;越是这种他人不爱干的活,你越要冲上去,才能显出你的价值;我观察你很久了,我不能给你打包票,但是我保证,一旦有机会一定会用你。”

因为这番话,他迎来了一年半的加班时光。他觉得领导的说的不完全对,但是也有道理。他一个外乡人,本身没有资源,不靠着多干业务、多接触人,怎么完成任务,怎么上进呢?于是他没命的干,最多的时候他的贷款余额占了整个公司部的三分之二。客户有时候节日的人情往来他也不收,总是跟上一句“多往账户里存点钱、多点流水就不胜感激了”。那两年,他拿了两年的先进工作者,从区行到市行。他的存贷款数也很惊人,绩效考核也不错。

然后,他身边的人一个个进市行,一波波竞聘总是把他卡在外面,要么是工龄不够、要么是基层工作经验不够、要么是从事客户经理岗位时间不够。然后,区行领导轮岗了。然后,各种检查组来了。干的多,被检查的多,问题多,罚款也多。有一次检查抽取六笔贷款,竟然全是他放的,检查组还能不带着问题走吗?慢慢地他发现,他之前挣得那点绩效好像有点不够罚了。

那段时间,他经常喝酒,有一次在酒桌上,他发了几句牢骚。一个对他挺好的老大哥跟他说了几句,解开了他所有疑惑。

“人家竞聘,都是提前说好了的。要的人是男的,竞聘条件里就必须是男的;要的人干基层,竞聘条件里就必须是基层;要的人干了6年,竞聘条件就必须是6年工作经验;如果确实没啥突出的,就要研究生,花个几万块考个在职研究生还不容易么”

“咱这么百余人的单位,XX是XX的老婆,XX是XX的女婿,XX是XX的儿子,疏不间亲啊。就算你干出花来,拿一万个先进,人家还是会觉得自己的亲戚好。”

他全明白了。其实他或许早就明白了,然而他非得试一试,试完了,证明了,也就明白了。

从那之后他很消沉,消沉了小一年。然而人生总是有很多的意想不到,就在他万念俱灰时,市行出台了人才库管理办法,要统一考试招聘40名优秀人才作为干部储备,而且报考条件很宽泛。这让他又重新振作了起来,比起以往竞聘一个两个岗位,这次40个啊。于是,他开始翻箱倒柜得复习,学习各种文件,法律法规,熬了半个月的夜。临考前,他还在考场外看文件,另一个备考的人也在看,还在小声默读,“某某公司贷款xx万,在我行有国际业务结算流水。。。”。当时他心里还在发笑,这次考试没发题库,怎么还有复习案例的选手,有分析案例的功夫,还不如背背文件。

等他正式开始考试,他有些慌了。出的很多题都不是他的业务领域的,像法人治理和资金运营,单纯背文件很难记住多少年、多少限额。没办法,硬着头皮答吧,直到他答到最后一个案例分析题,他赫然看到卷子上写着“某某公司贷款xx万,在我行有国际业务结算流水”。

出了考场后,他特意找了一个同来考试的、上头有人的同事,故作神秘得跟他说:“题库很准啊。”那位同事一脸惊讶得说:“啊,你也有啊。”这次,他全明白了。

但是他还是抱了一线希望,等到了结果公布的那天,果不其然,还是没有公布成绩,还是没有他。

那天晚上,他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人拿了瓶白兰地,漫步在海边。

他明白了再怎么努力,也。。。。。

他坐在海边,看着大海的波涛,苦闷之余,写了一首小词。

水调歌头

我本他乡客,误入广厦中

初时不识天高,展翅欲搏空

奈何裙带遍布,多少襟抱未开,道与谁人听

冯唐终须老,李广尚难封

而立岁、临沧海、叹伶仃

岂能无恨,家业未立功未成

一醉漫步此夜,明朝从头迈步,前路仍不明

何言风浪高,倔强向前行

后面他的情况我就不大了解了。

或许他会跳槽,去别的银行试一下;

或许他会申请一个比较清闲的岗位,干点副业;

或许他会考一考国考、事业编;

总之,他的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已经告一段落了。

以上故事纯属虚构,不针对任何机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家里有亲属银行的工作,稍微了解点。

1、大量机器替代人,减少柜台对私现金业务窗口,网点撤销;

2、上升、晋升途径越来越少,好的位置岗位,已经没有多少机会留给一个靠自己大学毕业入职的外来户/应届生;

3、银行招聘最多/主要需要人/或者离职最多的岗位,在基层;基层可那么多高大上/务虚的东西,全凭业绩说话,你博士毕业如果拉不来业务,还不如大专毕业家里能有资源好使;所以如果你没业绩,自然会出现高学历拿基本工资,还不如你看着没水平没文凭的同事吃香的喝辣的,容易心理不平衡;

4、银行,或者金融业,说白了,它的核心资源是钱(或者说有钱人的圈子),而不是在那里办事干活的人。如果你不能带来足够的钱/资源,实质上你只是找来帮忙办事的那个人,即就算你干得再好,能一个顶两,又怎么样呢?对银行来说跟招两个普通的人一样啊,后者还不用担心对方跳槽。

作为银行业一名资深基层员工,深有感触,必须要来说两句。

先简单说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是985211研究生毕业,本来想进券商基金之类的公司,无奈毕业那年股市不行,自身又不够优秀,没如愿,最后只能选择银行。工作七年先后经历过一家城商行一家股份制,经历过柜员,客户经理,分行产品经理至今仍是基层员工,没有看到晋升的希望,早已心灰意冷,每天都想跳槽。

下面说点对银行现状的看法。

关于银行的业务——中国的银行目前基本上都是国有的,虽然已经发展多年,虽然金融科技,零售金融,互联网金融等等浪潮不断,但银行目前实际上业务还是很传统。还是存款!存款!存款!还是要垒大客户,国企上市公司之类的。所谓金融科技,无非是手机银行做的漂亮一点,所谓零售金融,无非是信用卡多发一点,按揭贷款多放一点。银行也有投行(我现在就在做这个),但是也是为了存款服务的,而且受制于银行整体薪酬水平在金融业中比较低,银行的投行部门没有券商这么光鲜亮丽,最多比普通银行员工稍微多一点而已,再多的话马上会有其他条线的员工在领导面前挑唆。

这里要说个坑,好多应届生在看校招的时候会发现银行各种管培生。管培生这个东西被银行都玩坏了,实际上就是让你去基层做柜员,做大堂经理,做客户经理,怕你不愿意去改个好名称。我之前说了,银行目前其实还是要存款,所以在银行唯一能正大光明多拿钱的办法就是存款多,你如果有几个亿的存款放在那,基本上你可以不来上班,然后一年百万,别的考核指标你都不用管。如果没有,那对不起,信用卡、POS机、手机银行、ETC、代发工资、贷款等等十几二十项左右指标在等着你,完不成这也扣钱那也扣钱。如果你完不成,工资最低一两千也有可能。如果你是柜员,有可能有考核,有可能没有(不同的银行政策不一样),但最基本的,你的服务要到位,姿势要正确,话术要正确。几个摄像头天天盯着你,喝水上厕所都得赶着去。

关于银行里错综复杂的关系——我前面说了,现在银行里其实核心还是要做大客户,一般来说,企业里能有权力支配资金的人就是财务总监。那么问题来了,假如你是一个刚进银行的愣头青,你想跟中石化,华为,腾讯的财务总监拉关系套近乎,可能吗?你连门在哪都找不到!那这些人认识谁?行长呗!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你爸就是中石化财务总监!

有鉴于此,银行里充斥着各种国企,政府官员的子弟。我举几个我身边的例子,我们行里有两个员工是某地方国企的儿子媳妇(按理说有亲属关系是不能同时进银行的,他们怎么进的我也不知道,但就是进了),我同楼层有一同事是某林业厅官员儿子,我们部门里有一财政局长女儿,一农业局长女儿。

前一阵子,我们行里搞选拔,连续几年考核评价优秀的可以直接晋升。怎么样才能优秀呢?领导说了算……呵呵……

除了这种关系户之外,还有就是各种男女关系,当然了,这些在别的金融企业都有,已经见怪不怪了。

哦,网上有句话,说银行女不能娶。我听说过一件事,某银行为了跟某大型企业合作,领导派出了自己的女员工给大企业的财务总监睡,据说这位总监睡过的女人不少呢!

关于银行里的日常——假如你进了银行,无论怎样,首先肯定是要把事情做好。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收到的制约特别多。银保监人民银行的各种规定就不说了,必须执行的,自己内部还有各种规定。比如上班要穿西装(这点有的银行执行的不严格),衣服穿的不对扣钱,开会看手机扣钱,桌面很乱扣钱,下班没有关电源扣钱,垃圾桶没清理干净扣钱,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比如你好不容易营销到一个客户,申请一笔贷款,你会发现上头的审批人,后台部门个个跟大爷一样爱答不理,你做业务还得求他们,假装跟他们套近乎,甚至给点好处,骂你你只能忍(这点总行更明显,总行个个背景深厚,没人敢得罪)。比如,你发现你正在使用的某个系统功能上有缺陷,给总行科技部门反应,其实对他们来说很简单的事情,可能一年半载都弄不好。比如,你想跟某个小领导沟通一下业务,对不起,让你领导出面,没空跟你个小罗罗沟通。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我已经无力吐槽了。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有离职潮。前面我说的只是不断累积的情绪,你永远不知道压倒我们的最后一棵稻草是什么。但总的来说,最普遍的理由无非是考核压力太大。比如我们刚最近在弄一个存款冲千亿的计划,工资奖金直接与存款挂钩。做过客户经理而且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童鞋们都应该知道拉存款有多难。这等于就是变相降低员工的薪酬。拉不到存款的只能走人。以前有存款就行,现在不行了,定期存款不如七天通知,七天通知不如协议存款,协议存款活期存款。总之存款成本越高,你挣得越少。

经历过这些年,我时常在思考,其实银行不需要真的多大学生,银行需要的是有资源有关系的员工(你如果能真的凭自己的能力拉到客户那也行)。而很多大学生(比如我)没有关系,没有资源,脸皮也不够厚,不会拍马屁,不会搞关系,真的不适合进银行。这里只是个坑!虽然银行每年校招都会招很多人,但这类人最终都渐渐逃离银行。

对于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看到我的帖子,仔细考虑考虑要不要进银行。

哦,还要补充一些信息,关于银行的薪酬。比如我所在的某前列二线城市来说吧,一般员工十几万有的,最让人不平的是,支行行长们,老总们,大多上百万。所以经常能在银行里看到两种景象,一种是我这类为了房子车子贷款在挣扎的,一种是家里住别墅,或者房子好几套,爱马仕LV,5系,E级到处秀的。贫富差距很大!

一直搞不明白银行招聘柜员为何非要招一些985211的学生,还要招研究生。

招聘的时候还变着法的掩饰柜员的事实,美其名曰综合岗、培训生、管培生,宇宙行甚至写上客户经理对公客户经理之类的一大堆分类,然后最后全部招进来做柜员。美其名曰先轮岗,实际上轮多长时间也没个准信。

何必呢?你们费这么大功夫还留不住人。

不如一开始就从一些大专和中专招人不就好了吗?我甚至觉得专科这种主要训练职业技能的定位,太适合柜员了。完全可以设个柜员专业 学财会知识,练点钞,练小键盘。

何必要让一堆研究生名校生去干不符合定位的工资呢?我一直想不明白……

早8晚10 除了在床上就是在柜台工作。

拿着白菜的工资干着最重的活。好在去年辞职换了个工作,去签辞职报告时行长还在冷嘲热讽你这个新工作离家这么远,也会很辛苦,留在这里行里会重用你的。(脸上笑嘻嘻,心里mmp,我就算喝西北风也和你没关系,我就算裸辞都一刻也不想再待下去。恶就恶在,用一副小人嘴脸,站在自以为是的高地,去衡量所谓的好工作,呵呵。)工资水平别说了,新某二线城市,3k左右/月,因为在试用期。

入职三个月体重减了十斤,永远把你当机器。生病不能请假不能调休,理由是调不开人,非要请假支行长就一句话:你自己去找分行长请。

从银行辞职是我2018年做的最快乐的一件事,从未如此开心过,我终于离开了一个让我感到无法呼吸甚至窒息的工作岗位,终于不用每天在二道门的里面忙碌到深夜,终于可以在工作日的日子里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晒晒太阳。

以后打死不让自己的子女进银行工作。

比起每年进的人也就是个供求平衡

有不少家人和朋友都在银行上班,算是对这行比较了解吧,这6点才是员工从银行离职的原因。

1.工资少

以前我亲戚在银行,周围的人就会说你呆银行肯定钱大把吧,说自己工资才几千没人相信,但是在银行呆过,或者有家人在银行的都知道怎么回事,如果没有做到管理阶层的,基本就是3000~5000的死工资,还是包括各种福利在内的,大城市应该好点。

2.晋升难

我有个朋友在银行工作,刚毕业月薪3K多,天天跟我吐槽国企晋升难,说工作没动力,可是辞了又不舍得,毕竟也是过五关斩六将才得到这个职位的,何况,也挺稳定的不说,将来还有退休金,但是他还是很痛苦,虽然工作稳定,但晋升无望,这种生活一眼就能看到头。

3.工作模式化

老员工可能是最想离职的,因为这份工作做了大半辈子了,轻车熟路的流程已经让他们找不到半点乐趣,很多恨不得能够早一点退休。

4.规矩多

银行上班虽然光鲜,但规矩也是挺多的,我亲戚他们那里请假就要扣钱,没穿制服要扣钱,穿拖鞋要扣钱,早上还要喊口号,办公室不准出现茶具,嗯,规矩不是一般的多,喜欢自由的人也许一天也呆不下去。

5.考核压力大

很多人以为银行是不用考核的,以前或许是,但这几年银行的业务其实也在大幅度缩水了,除了不得不去银行,否则很多人根本都不踏进银行了,都是在网上办业务,互联网的发展对银行来说也是有冲击的。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环境不行,那么员工的工资就要跟考核挂钩了,比如收费站ETC出现后,银行会规定员工每人必须办多少名额,如果达不到就会扣钱,很多业务都是如此,别看国企稳定,其实背后也是有压力的。

6.创业成本越来越低

我有个客户之前就是国企的,30多岁积累了大量的人脉之后开始做实体产业,现在手底下有100多号员工,送独生女出国进修。

以前的人进了国企就是一辈子,但随着社会发展,普通人创业的门槛是越来越低了,很多人不会甘心在国企浪费时光,都想靠自己作一番事业,做自己的老板。

综上所述,银行不再像以前那么抢手了,一方面是社会带给普通人的机会越来越多,银行不再占据优势地位,另一方面是银行的发展也没有之前那么好了,能够给员工的保障不是铁饭碗了。

如果你是银行职工,怎么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呢?

1.扩大学习区

人的学习区域分为三种,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惧区。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扩大自己的学习范围,不断积累更多的能力,从而匹配到更高的收入。

一个朋友是写文案出身的,在各个平台也算小有名气,这两年他开创了自己的公司,主要负责对接B端企业的文案设计和课程服务,很多人刚创业时都是举步维艰,但他的生意却越来越火。

没联系的时候,我常常通过他的文字,知道了他的某些近况,比如去某个城市参加了管理培训,去某个城市见了某个大咖,去某个城市谈下了订单,忙得不亦乐乎。

前几天,他找我谈些合作,想找圈内一些KOL为企业做推广宣传,他说到,本来客户只是找他们做文案,但他把推广这方面也主动争取下来,接下来就是不断联系身边那些有能量的作者,一起做好这个项目。

你看,那些过得越来越好的人,从来不会原地踏步,他们总是不断扩大自己的能力边界,从写文案到管理,从管理到谈业务,就像游戏通关一样,一步步打怪升级,乐此不疲地一路拔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2.每个月把收入的20%存起来

曾经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是一个公务员,生活非常稳定。

弟弟只是一个出租车司机,收入忽高忽低,有时一整天颗粒无收,有时接到大单,一天的收入相当于哥哥一个月的。

到了年底,他们的收入基本是持平的。

后来,遭遇经济危机,哥哥失业了,长期在体制内生活的他,对外面的环境一点也适应不了,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也找不到工作。

而弟弟却完全不受影响,每个月的生活水平还是差不多。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说过,反脆弱的策略就是记住:意外总会发生。

职场上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左右环境的变化,只能增加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不让突如其来的风险毁掉我们的生活。

在《财务自由之路》一书中,作者提到,每个人都应该培养存钱的习惯,不要觉得老套,也不要想着等到月底才开始存钱,因为往往,到了月底,你已经把工资花得一点不剩了。

所以,在发工资的那天,就立刻把收入的20%存起来,而且是越早存钱,越能享受到时间的复利。

3.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

《终身成长》里面,说过这样一句话,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场外科手术,以前的旧信念就被换成一个全新的,随着新信念变得越来越强,就会获得新的思考和处理方式。

很多人到了30岁,思维就被钉在一个框架中,开始走向了僵化。

前几天,姚晨跟白玉兰奖失之交臂的热点引起了网友热议。

但姚晨并没有因此就对自己质疑,而是表示自己还会更加努力。

采访时,她说,

深知有时天时地利人和等原因,之后还会更加努力,对于真正热爱表演的人来说,每个年龄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可能会进入一个冬眠期,然后再开始绽放。

这几年,姚晨凭着精湛的演技,恰到好处的转型,演活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角色。

比如前阵子大火的《都挺好》,相信每个看过的人,都会为姚晨的演技所折服,她把苏明玉在职场上的干练和精明演绎得入木三分,却又把她在原生家庭中流露出的脆弱和柔软拿捏到位。

已经过了30岁的姚晨,曾经在节目中哭着说步入中年,自己的戏路越来越窄了。

但她并不会选择继续演那些少女感的角色,转而挑战职场女性的戏份。

在心理学上,思维定势(Thinking Set),也称“惯性思维” 。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显然,姚晨就没有被思维定势所控制和束缚,在戏路渐渐窄化的情况下,她积极寻求改变,在错失白兰奖之后,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把目光延长到未来的时间轴上。

4.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口红一哥李佳琦火起来之后,很多人对他的一夜爆红产生质疑,不就涂口红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刚开始我也这么想过,直到他在抖音视频直播卖口红,卖货能力秒杀马云,我才觉得这个男人不一般啊。

扒了一下李佳琦的成名之路,才发现,李佳琦的红不是突然走了大运,而是个人能力撞上时代风口,共同作用的结果。

很多人只知道,李佳琦是美妆博主出身,每次只要提到哪个牌子的口红不错,马上就会卖断货,但你知道他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带货能力吗?

大家感受一下李佳琦的文案:

“整个嘴巴就是人鱼”“感觉嘴唇就是QQ弹弹的芝士果冻,好想咬一口哦”“王家卫电影的那种朦胧感、磨砂感..”“这就是金陵十三钗里的倪妮”“涂上了这支,你的嘴巴上就住了一整个春天”

每个句子都融入了写作技巧,增加了画面感和细节感,李佳琦非常擅长用文案调动女性的情绪,刺激她们买买买。

与其说他是卖口红,倒不如说是卖女性一种美好的生活理念。

此外,李佳琦还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也就挑战在30秒之内给人涂口红,在吉尼斯现场,李佳琦一点也不慌乱,而是非常淡定地在限制时间内给4个人画好了唇妆。

可见,他的心理素质有多强大!

难怪,很多网友忍不住在评论区留言说:这真是个魔鬼!最怕听见他的哦,mygod!

我们以为,直播带货也就是在镜头面前露露脸,是非常轻松的事情,但为什么那么多直播带货的,只有李佳琦火得一塌糊涂。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的综合素质过硬,他的文案能力和现场把控能力,以及对女性心理的了解,非一般人能企及。

5.成为人际关系网的结构洞

1992年,伯特在《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中提出了“结构洞”理论。

结构洞”指的是社会网络中的空隙,即社会网络中某个或某些个体和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即无直接关系或关系间断,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

说人话也即是,成为让A和B联系起来的一个桥梁,当你能够影响到更多人的时候,你的人际关系网就会更加丰富,从而为你带来更多的机会和财富。

比如,开头说到的那位客户,他是个处世圆滑的社交能手,经常把身边的朋友相互介绍给对方,有钱大家一起赚。

因此,身边的朋友也乐意给他介绍客户,久而久之,他的关系网越做越大,客户越来越多,财源自然就滚滚来。

扩大学习区,每个月定期储蓄,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人际关系网的结构洞,即便身处体制,也能仰望星空。

最后,来一波重磅福利

在公众号苏乐爱写作后台,

回复“年薪”,获取我从月薪2K到月薪过万的秘密

回复“见面礼”送你一份价值3999元的写作礼包(包括10本电子书+投稿资源+写作课)

回复“头条号”,送你一份头条写作3个多月,月入5位数的运营方法

回复“公众号”,获取运营公众号年入8万+的秘籍

整理了一个多小时,点个赞嘛祝你余生暴富~

很多人特别是柜员、客户经理抱怨的无非就是钱少、累、责任大、任务重等等。但是钱少、累、责任大、任务重的工作不单单只是银行。那么为什么银行离职的人越来越多呢,有一点很多人并没有提到。

那就是大多数银行基层岗位是消耗人脉的岗位。其他的工作,有的很辛苦、很累、很忙,但是总能够给你的亲朋好友提供点东西。医生辛苦吧,但是谁都愿意交一个医生朋友;基层派出所的民警也辛苦、责任大,但是结交个警察朋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该也愿意吧;教师也累、还有公务员也有人抱怨累、责任大。

如果你有个银行基层员工朋友,你觉得他能给你提供什么帮助?存贷款利率优惠?想多了,支行行长都不一定有这个权限。金融理财建议?很多都是话术,不是多么有技术含量的内容。

反倒是这个银行基层的朋友会经常找你帮他办个信用卡、办个ETC、买个贵金属等等。关键是很多不同银行的产品都同质化,你愿意办很多信用卡吗?你高兴拆了原来A银行的ETC再去装B银行的吗?

人际交往,讲究的是互惠互利。而银行基层员工基本上只能消耗人脉,却没什么可以提供帮助的。所以银行员工的朋友,绝对是超越了利益的超级真爱。

还不如有些售货员,说不定还有能给你便宜个几块钱的权限。

很多离职的银行基层,抱怨说任务完不成。任务完不成被领导骂两句也就算了,久而久之,亲朋好友都敬而远之才是最可悲的。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货拉客微商网投诉、建议、删除信息联系邮箱: 联系QQ: 微信:
Copyright© 2006-2022 www.huol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货拉客·货源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ICP备号]
网站安全认证 微商网 安全联盟行业认证 微商网 可信网站实名认证 微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