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货拉客微商网官网!

乡村振兴的政策解读的观后感 乡村振兴战略笔记 (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措施)

来源:微商加盟 热度: 时间:2024-05-30 00:33:16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农村振兴战略,确立了对三农工作的总体把握,开启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征程。党中央、省委、市委召开高标准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性的合规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规划部署我市农村振兴工作,近日,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号文件,提出了符合我市城市条件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相关政策现解释如下:

一、《实施意见》的背景

2018年2月4日,新华社获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成为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15个一号文件,描绘了未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美好蓝图。2月13日,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从2018年1月下旬开始全面启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市农委共同负责起草文件。派出专门人员组成文件起草小组。在广泛调研、数据收集、座谈会和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草案比较容易。上报市法制办法制审查后形成文件草案,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批准,2018年3月《实施意见》正式下发。

二、《实施意见》的特点和亮点

今年,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农业形势和六安市工作实际,精心规划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完成的重点任务和数据指标。文件内容既符合党中央、省委精神,又具有市级地方特色。他们讲一口流利的六安方言,做好六安事务,描绘了新时期振兴六安农村的宏伟蓝图

《实施意见》从意义、思路、任务、政策、要求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农村振兴战略。与以往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文件相比,它谈论农业问题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更大、内容更广,体现了综合治理和长效管理的重要特征。《实施意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繁荣工业、生态宜居、文明乡风、有效治理、小康生活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部署了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即到2020年,农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体制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农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农村将全面振兴,农业将强大,农村将美丽,农民将富裕。今年文件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安排也反映了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和亮点,如坚持质量和绿色agr

(二)明确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分为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两部分,2020年、2035年和2050年的中长期发展目标逐步科学设定。

(3)提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六大任务。围绕“工业繁荣、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有效治理、小康生活”的农村振兴战略和当前反贫困斗争的五大总体要求,提出以工业繁荣为重点,提高农业发展质量的新水平;以生态宜居性为关键,提升农村绿色发展新水平;以保护农村文明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新水平;在有效治理的基础上,提高农村治理的新水平;立足生活富裕,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新水平;以扶贫为总体规划,改善贫困人口物质和精神生活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是我市农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4)从四个方面制定了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措施。建立健全促进农村振兴的要素保障体系,渗透制度建设,突破人才和土地使用瓶颈,有效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充分保障农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五)强调加强和完善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领导。从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机制、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夯实农村振兴工作责任、突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制定六安市农村振兴规划等四个方面加强组织领导。战略规划(2018-2022年),加强督导评估,将县、区及相关单位推进的农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政府目标绩效考核等。

四.《实施意见》提出的相关政策措施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土地储粮战略和科技攻关,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约70亿斤。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大规模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任务

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加速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增强农业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努力提升乡村绿色发展水平。统筹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保护治理,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严格水源涵养区、淠史杭源头区保护,推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被污染地块分类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全面建立林长制,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依法搬迁或关闭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健全和落实市场化多元化补偿机制,推动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3.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优质专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实施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业跨越、龙头企业发展能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品牌农业发展五大提升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加工剩余物综合利用。加快农村物流快递整合、冷链物流建设,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4.着力打造“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四大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六安茶谷建设,新发展一批茶谷小镇、茶谷小站和茶谷小院。深入推进淮河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开展淠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发展沿淮适应性农业,做强城东湖、城西湖鲜食渔业产业化基地。扎实推进“江淮果岭”建设,规划建设“西山药库”。以四大发展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农村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实施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优势产业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培育壮大茶叶、林果、蔬菜、中药材、皖西白鹅、水产养殖、霍寿黑猪、竹木、茧丝绸、油料十大产业。

5.提升乡村文化发展水平。大力弘扬六安革命老区精神和淠史杭精神,深入开展“六安好人、安徽好人”等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农村文化广场、农村多功能活动室等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挖掘皋陶文化、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皖西红色文化等为代表的六安传统文化,支持庐剧、黄梅戏、皖西民歌等传承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6.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活动,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加强对农村基层“小微权力”的监督检查,突出整治发生在农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高村民自治规范化水平。加强乡村法治建设,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建设平安乡村,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

7.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组织实施“四好农村路”、水厂升级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水利水毁修复工程等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落实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各项政策,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完善统一的城乡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积极构建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网络。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软硬件水平。推进乡村中医药事业发展。

8.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调整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和建设规划,严格农村建房管控,有效解决乡镇“骑路集市”占道乱象,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完成690个左右省级中心村和460个左右县级自主建设中心村建设任务,力争全市80%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要求。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加快农村危房改造,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新创建一批省级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

9.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创新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设立市、县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担保基金、投资基金,统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拓宽筹资渠道,将土地出让金收入更多用于农业农村投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支持农业企业挂牌融资、推进农产品期货保险。全面推进农民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住房财产权、林权“三权”抵质押融资。落实普惠金融政策,推进普惠金融在乡村落地。

10.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扩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扩大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扩大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范围,统筹推进金寨县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进一步完善设施农业用地政策。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

11.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深入推进特色种养业、旅游、互联网、光伏、新型经营主体、资产收益+脱贫,健全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改变贫困人口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和联系帮扶力度,市级财政新增财力的50%用于脱贫攻坚,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利用基金、担保、保险等资金统筹支持脱贫攻坚。整合各类帮扶资源,集中力量攻坚,确保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措施主要集中于深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巩固健康脱贫政策成果,落实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货拉客微商网投诉、建议、删除信息联系邮箱: 联系QQ: 微信:
Copyright© 2006-2022 www.huol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货拉客·货源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ICP备号]
网站安全认证 微商网 安全联盟行业认证 微商网 可信网站实名认证 微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