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货拉客微商网官网!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你怎么看这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是谁说的)

来源:货拉客 热度: 时间:2024-06-03 05:01:33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立论。

一、出处

出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是他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

二、如何理解

1、定性

本观点应归属为学生观。即从学生方(含家长)的视角得出的结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只要没能取得好的成绩,过错在于教师,而非学生。众人皆知,立场决定观点,学生作为教育对象,首先要承认他是可以被教育的。而非朽木不可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该理论有一定道理,却,实属片面观点。不然,如何解释自学成才、如何解释同一老师教出的学生不同?

2、标准模糊

1)“教好”,本身标准偏向主观,不具体。所谓教的好不好,是比较的结果。源于参照物的水准如何,比较的结果,必然是动态的。故,教好是相对的,而非**的。

2)好学生,标准偏主观

A、家庭标准

每个家庭,对其子女学习好坏的标准不同。学霸父母可能还期待超级学霸。学渣父母可能期待毕业就好。

B、社会标准

社会对教育系统的标准希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得到发展。而最新观点主张,要允许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不同程度的通常理解应该是容许差异的存在。个人觉得该观点更加贴近现实,也具备实操性。

C、短期与长期

教学是个过程。短期成绩未提高,不等于长期成绩无法提高。学习中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向“学好”靠近的过程。截断学习过程,去评价学习的优劣有失偏驳。

D、个体与整体

针对具体学生,其,能够较之前有所进步,就应该认为达到教好的效果。

对于班级整体,总成绩的提高即为“教好”。哪怕其中某些学生成绩不升反降。

3、逻辑观

因上述立论观点,更多是从学生角度出发。有违背辩证主义思维之嫌。故,立论本身的逻辑不完整、不客观。

1)学生成长因素多元化

学生的成长,要受到家庭、学校、同学、社会及资讯传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具体的学生从来不是单纯接受来自学校一方的教育。故此,学生的好坏全部归属学校一方,立论是无法成立的。

2)学生间的差异

学生之间,天然存在智力、体力、兴趣、爱好等多方差异。单一学生,自身也存在对不同学科的理解力、敏感度、接受度等方面的差异。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个体自身内在的差异系客观事实,故,统一的“教好”,该标准本身脱离现实,过于理想主义。

3)不会教,标准偏主观

依据教师队伍的现状,从业老师的基础门槛是持有教师资格证书。该证书系国家认可的教师从业资格。等于教师在教学资质上已经获得国家教育系统的认可。故,是否有资格当老师的标准是明确又具体的。

反观,会不会教学生,该标准本身属于主观评价,其本身并无客观、具体的标准。

有人会说,用考试成绩可以衡量一位老师是否会教学生。实务中,不少学校如法炮制。但,请允许笔者提出问题,各位思考;

A、“考分主义”下的成绩与学生日后的实践能力是否成正比?

B、同一场考试,张三老师不划重点、不刻意辅导。李四老师反其道而行之。如此情形下,两个班级的成绩孰好孰坏是否仅仅凭借班级总分即可定夺?

4、反思

老师、学生们,做分数的奴隶久已。分数至上的危害可谓众所周知。本文不赘述。需要反思的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应该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健全、有真才实学于社会有用的人才为宗旨。脱离本质的教育只会培养出高分低能、有才无德、无益于社会的废材。这种导向令人担忧,应该予以纠正。

教育,涉及多方因素,单一将责任推给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的做法本身,系简单粗暴,推卸责任的错误做法,不值得提倡。

结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立论本身,因主观、片面,存在推卸责任之嫌。难以服众,自然无法成立。修正为“既有教不好的学生,亦有不会教的老师”,似乎逻辑更严谨,观点更客观而公正些。

朋友们,对此论点,您有何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pjbox{padding-top:8px;text-align:center}.pjbox a{cursor:pointer;color:#000} 收藏 / 推荐(108) / 要加油(25)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货拉客微商网投诉、建议、删除信息联系邮箱: 联系QQ: 微信:
Copyright© 2006-2022 www.huol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货拉客·货源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ICP备号]
网站安全认证 微商网 安全联盟行业认证 微商网 可信网站实名认证 微商网